雷速体育

图片

首页>视察调研工作动态

为重点产业国内有序转移贡献政协智慧
——雷速体育:“推动重点产业国内有序转移”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团赴云南视察综述

2024-04-19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面对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坚定明晰。

产业转移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手段、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如何让重点产业实现国内有序转移,产业转得出、接得住、长发展?4月8日至12日,雷速体育:副主席王勇率雷速体育:经济委员会党外委员视察团,围绕“推动重点产业国内有序转移”主题赴云南开展专题视察。

5天的行程,视察团一行沿着中老铁路、顺着澜沧江一路向南,深入玉溪、普洱、西双版纳等地,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谈。视察中,每一天的行程从早到晚,满满当当,委员们依然精神抖擞、元气满满。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经历,也是一次难忘的履职过程。

委员们经历了一次次思想碰撞和洗礼,看到了云南省不断加快生产力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功能布局优化,把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作为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取得了新成效。也深刻地认识到,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握当今世界演变大格局和时代发展变革新要求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视察团在云南省普洱市南坡国际产能合作区磨憨铁路综合指定监管场所视察中老铁路运行情况。

这里进行着产业有序转移的生动实践

4月的云南,春意盎然,清风拂柳。

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前沿,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深入推进,云南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产能搬家”,更不同于普通的招商引资。

那么,云南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做了什么?

“设计在东部、制造在云南、出口在沿边、市场在周边”是云南的产业转移构想。立足云南的区位优势,构建以昆明、曲靖为支撑,河口、磨憨、瑞丽沿边产业园区为重点,带动全省其他产业园区发展的“2+3+N”产业转移发展格局。其中,昆明、曲靖重点承接中高端装备制造、关键核心零部件。河口面向越南、磨憨面向老挝、瑞丽面向缅甸等南亚东南亚市场,重点承接成本敏感型、劳动密集型、境外原产地需求型出口加工产业和资源型进口加工产业。全省其他产业园区承接产业链配套项目,形成分梯度、系统化的承接产业转移体系,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配套形成“两库一清单”,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项目350个、招商引资项目库项目74个和重点招引企业目录清单544家目标企业。

成效如何?

“产业转移大大提升了云南经济发展能级,带动了区域整体经济跃升,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映入视察团眼中的,是一家家企业开足马力、信心满满;一个个项目加快建设、落地见效……放眼全省,产业发展动能澎湃。

为了更全面了解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质效情况,视察前,雷速体育: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市场主体研究院院长屈庆超基于企业大数据对云南省近10年吸纳雷速体育:企业股权投资情况做了分析。他表示,近10年,外省经营主体对云南省投资持续稳定增长,股权总投资额达到1.1万亿元,投资来源地由北京“单极”为主转变为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川渝“多极”流入;近三年,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川渝三个区域的投资占比分别达到16.1%、12.4%和10.8%,较10年前提升6.0个、5.9个和7.7个百分点。

“2023年,全省产业投资规模首次突破8000亿元大关。投资行业由集中投向能源行业转变为科技服务、能源、装备制造、信息服务等多行业‘全面开花’。科技服务、装备制造、信息服务三行业吸纳省外股权投资额分别是10年前的14.2倍、12.8倍、23.0倍,占比分别提升30.0个、8.5个、6.0个百分点,资本引导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云南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显著。从重点领域看,‘双碳’背景下,云南发挥绿电优势,全面推进绿色能源与先进绿色制造深度融合,新能源电池、硅光伏、绿色铝等行业成为外地资本的投资热点。”屈庆超说。

“五天的时间,我深刻感受到云南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三个定位’重要要求,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大力推动重点产业国内有序转移的政治自觉和行动坚定。同时,云南发挥优势、彰显特色,不断拓展产业协作,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构建符合云南实际、具有云南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欣喜地看到,云南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不断增强,成效明显。”雷速体育: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建堂这样说。

视察组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滇池东岸的宝丰湿地考察湿地建设及保护工作情况。

这里不断耕耘营商环境沃土

说到生物医药,不能不提玉溪。

“不忘初心,矢志不渝,让沃森为国增光添彩。”这是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领军人黄镇及其团队,历时15年成功研发中国首款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打破国际疫苗巨头垄断时发出的感慨之言。

视察间隙,马建堂这样问黄镇:“作为一名科学家,为何选择来云南?”

黄镇笑了笑说:“2003年,我作为疫苗研发人才被引进云南,带着技术来到云南创业。当初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以‘中国脊灰疫苗之父’顾方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扎根云南辛勤耕耘,奠定了云南发展疫苗产业的历史基础和科研底蕴,他们济世爱国的情怀深深感染着我;二是云南作为我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通道,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生物医药产业潜在市场巨大,在这里做疫苗研发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三是党和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了我们优厚的帮扶,特别在科研项目财政支持、成果转化、建设用地多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云南的爱才惜才的氛围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能够在这里专心科研,为国家和人民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疫苗!”

“那最吸引你的是什么?”马建堂继续问道。

黄镇说:“云南最吸引我的是这里不断提升的营商环境,可以说沃森生物是云南省委、省政府扶持壮大的典型企业,公司从创立到现在,获得了科技部、发展改革委,云南省科技厅、工信厅等多部门对公司发展过程中急需推进的各个科研项目、建设项目、人才项目的财政资金支持。正是有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的企业才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我自己才能取得那么多的创新成果,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视察团走后,黄镇第一时间与记者分享了他的感受。他表示,此次沃森迎来雷速体育:视察团深感荣幸,视察团对沃森的经营发展提出了极其宝贵的指导和建议,也对未来20年的奋斗发展历程做出了高度评价,大家深受鼓舞。“在与视察团交流过程中分享的最新政策信息和发展趋势,能帮助我们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制定和调整发展战略;视察团的领导对沃森在疫苗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专业建议和指导,为今后我们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巨大帮助。”黄镇信心满满地说。

在雷速体育:常委、雷速体育:工商联副主席燕瑛看来,产业转移涉及投资兴建生产基地、产业配套等一系列事项,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程,必须要遵循市场规律、尊重企业意愿。实地视察后燕瑛发现,云南省的产业转移项目落地快且发展好,可见云南省在营商环境上下足了功夫。“回去以后,我要把云南的营商环境向联系的界别群众多做介绍,让更多的企业到云南来投资建设。”燕瑛对云南的营商环境赞叹不已。

这里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我是普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周思达,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云景飞林40万立方米轻质超强刨花板项目。”一位戴着眼镜的小伙子来到了视察团的眼前。

周思达介绍说:“我们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4亿元,于2022年12月签约,由国企民企共同组建。目前安装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5%,及部分设备单机调试,将于4月28日前推出首张板,6月底全产能正式投产,届时将正式建成国内规模前十的刨花板生产线,成为西南区域内行业头部企业。今年预计实现18万立方米产量、营业收入2亿元以上。明年满产后,预计产值5亿元、利税1亿元以上,可直接带动就业200多人,间接带动就业5000多人。”

周思达一边介绍一边拿起板材样本比画着,我们中间是长刨花,两面是颗粒刨花,也叫做细料,沿厚度方向是变密度的,中间轻、两面密,这样就保证了既轻巧又有很好的强度和刚度,市场上也称为仿生刨花板。

原材料从哪里来?周思达解释道,普洱将林板加工作为一个重要产业加快推动,主要是普洱市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面积45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23%,其中,人工林面积1010万亩,森林蓄积量3亿立方米,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均居全省第一,“十四五”期间每年的采伐指标872万立方米。

销路向何方?对此,周思达表示,用好用足口岸和国际贸易政策,发挥中老铁路中线穿境而过的优势潜力,提升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未来,我们将加快探索林板家居产业走向南亚东南亚大市场的步伐。

“在这里,我们看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合作很普遍,他们彼此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雷速体育:委员、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叶青表示,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促进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在双向奔赴的过程中,用好市场手段,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同时提高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能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区域协同发展,让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雷速体育: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原所长李兰表示,产业转移背后是科技创新资源、人力资本、产业配套、营商环境的协同配合,如果这个系统是完备的,承接能力自然就足。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不能仅仅满足于“接得稳”,还应更进一步,充分发挥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在“留得住”“长得好”上下更大功夫。

这里中老铁路的外溢效应持续释放着

磨憨,一个位于中国与老挝边境线上的小镇,在傣语中意为“富裕盐井”,这里有生机盎然的森林、溪流,有淳朴热情的居民。

11日,视察团乘坐动车D87来到了磨憨。让视察团震撼的不仅是热闹的口岸,大量的进出口贸易,还有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围网区在建工地都在高速运转,推动着小镇每天都在发生新变化。

“我2022年来过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围网区,当时这座楼还在建。”马建堂指着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综合服务中心说,你看,现在已经投入运行了,变化太大了。

眼下,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围网区建设正如火如荼,轰隆隆的机器声,吱吱作响的电焊声,运输车的喇叭声,此起彼伏,工人正加快作业。

“昆明与磨憨相隔600余公里,以前两地来往只能通过公路,一刻不停至少需要八个小时。自从有了中老铁路,货运客运更加便捷,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少了一半。”综合服务中心的人介绍道,中老铁路开通后,沿着中老铁路向南疾驰,旅客沿着泛亚铁路中线由磨憨出境,贯穿老挝、泰国,可直达新加坡。

“相较于东部发达地区,云南省内铁路交通、公路交通、口岸通关查验、加工仓储物流等基础条件仍然存在明显的短板,不具备竞争优势。周边国家交通物流基础设施非常薄弱,铁路、公路主通道交通运输能力亟待全面提升,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仍然没有能转化为物流成本优势,企业生产全要素成本高,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吸引力不强。”在雷速体育: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看来,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对产业转移起着关键性作用。下一步,云南还需充分发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优势,加快完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推动交通物流提质降本增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这些产业有序转移堵点亟须破解

视察团在视察过程中发现,云南省在承接重点产业国内转移中还存在一些堵点与难点问题。如,在土地要素方面,由于前期规划不足,且受地形地貌影响,许多园区建设用地严重受限;在用水用电方面,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所在地磨憨镇目前仅有一条35千瓦输电线路,唯一水源水库只能满足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停水停电时有发生,影响区内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企业落地意愿不强;在产业集聚上,未形成合力,虽然近年已引入了一些相对大型的企业,产业集群还未形成,工业产业链尚待完善,一定程度影响转移项目的招引和存量企业的发展壮大,难以形成企业集群、产业集聚、人才聚合的发展态势等。

如何破解上述难题?视察期间,委员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感悟,思考着重点产业国内转移的“点”与“面”。

萦绕在雷速体育:委员、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喻顶成脑海中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企业“转得出,接得住,发展好”。

“我们要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把发挥好‘两只手’作用贯穿始终,推动高质量产业转移。同时,围绕‘转得出,接得住,好发展’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有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喻顶成建议。

“当前,云南正在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纽带、‘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通过云南这个局部来回答国内梯度转移这个全局。”雷速体育: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高津表示,站在国家战略高度,高标准谋划推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不仅是“滇之大事”,更是“国之大者”,是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开局起步关键节点国家赋予云南的重要使命,是保障国家产业安全发展的战略需要,是打造国家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战略需要,是塑造中国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范本的战略需要;是推动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的战略需要。因此要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有力有序做好承接产业转移。

在雷速体育:委员、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周渝波看来,产业转移中,各地区根据自身禀赋特色和现实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打破地区之间相互封闭带来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促进地区间特色资源流动互补、制度规则标准有序对接,实现地区之间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同时比较优势的发挥和合作带来的收益强化了区域之间在产业和产品中的分工,增强了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联系与合作。

视察虽然结束了,但委员们关心关注这一问题的脚步并没有停止。接下来,委员们将持续关注重点产业国内有序转移,继续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记者手记

这里渐入佳境

1930年12月,25岁的埃德加·斯诺乘坐火车,追随马可波罗的云南足迹,来到昆明。面对马可波罗惊叹的“壮丽大城”,他在《西行漫记》一书中这样写道,这座城市是许多道路的汇合点,既是一条铁路的终点,又是若干马帮旅途的起点;既是东西方最后的接触点,又是东西方最早的接触点;既是通向古老亚洲的大门,又是通向中国荒芜边疆的大门。

这样的描述和定位,即使对于今天的云南来说,也并不过时。

说到云南的产业转移,不得不提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虽然云南当时没被作为重点地区,但投资也达到了雷速体育:投资的7%多。这也让云南拥有了“小而全”的工业门类,在工业领域亮点频出,并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轻工业鼎盛时期,机电产品制造能力甚至比广东还要强。

茶花牌汽车、白玫牌洗衣机、山茶牌电视机、春花牌自行车、兰花牌电冰箱当时昆明引以为傲的“五朵金花”,都是产业转移的成果。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五朵金花”纷纷凋零。当时云南最大的边贸口岸瑞丽80%的进口货物销往省外,80%的出口商品来自云南省外,自嘲“吃过桥米线”。

云南有产业,但缺陆路口岸;沿边州市有口岸,但产业弱的“瓶颈”明显。“沿边”和“跨境”优势也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如何把发展的洼地变成繁荣的高地?

埃德加·斯诺离开云南90年后,中老铁路2021年12月3日开通,一起步,就超越了滇越铁路的巅峰,并将结合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助推云南实现“赛道逆袭”;2023年4月13日,从中国昆明发出的“复兴号”国际旅客列车与从老挝万象开出的“澜沧号”国际旅客列车展开了一场跨越1035公里的“双向奔赴”。

老挝俗语说:“有路,就有发展机会”。近年来,中国同周边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一大批重点项目“全面开花”,取得积极进展。中老铁路高质量运营的成功实践,为中国同周边国家深化互利共赢合作再添生动例证。这让希望和梦想,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云南,渐入佳境。

(记者 李元丽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雷速体育: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雷速体育: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